joanboxbox.com
  • 首頁
  • 拯救疲勞
  • 好好吃
  • 如何吃
  • 精選文章
  • 關於我
  • 聯絡我
  • 如何入會

好好吃

好好吃

【2022最新研究】減脂瘦身四大關鍵知識+7種超級食物,助你養成易瘦體質

by Joanboxbox 8 9 月, 2022
減脂瘦身四大關鍵知識+7種超級食物

現代人的瘦身觀念已經跟以前大不同了,大家都知道節食瘦身會反而越來越胖,高效率、高彈性、個人化自己的需求及困難點、無壓力,才能符合現代人的追求,所以掌握最新的減脂瘦身關鍵知識以及關鍵營養素,才能有效又輕鬆的達到目標!

減脂瘦身四大關鍵知識+7種超級食物

1。不論是為了健康或好看的體態瘦身,其中關鍵數據就是脂肪肌肉比,減肥該減體脂肪而不是體重!直擊源頭就是減脂增肌,先來說「增肌」,除了要線條好看重點在肌肉,隨著肌肉量的提升,基礎代謝也會跟著增加,這也決定了你的身體是不是易瘦體質,想要長肌肉,運動是要件,除了鍛鍊肌肉也需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再來就是「減脂」了,但有研究指出,脂肪不只有一種,還有一種「好脂肪」被稱為棕色脂肪,據說有些人怎麼吃也不胖,可能就是因為體內棕色脂肪特別多的關係。人體有三種脂肪細胞,功能大不同,白色、米色及棕色,白色脂肪細胞主要儲存能量,棕色脂肪佔身體含量低,約佔成人身體不到5%,不像白色脂肪具有巨大的油滴,含有大量的粒腺體,由於棕色脂肪的粒線體裡具有大量活性熱生成素(發現者稱為解偶聯蛋白,現稱為UCP1或解偶聯蛋白1),因此棕色脂肪成為身體裡唯一可以燃燒脂肪的部位,能快速燃燒脂肪產生熱能,棕色脂肪普遍被認為能夠消耗白色脂肪,且在葡萄糖代謝與燃燒靜止脂肪組織上具有高代謝活性,為身體能量、溫度平衡、體重控制的重要組織。而較晚被發現的米色脂肪組織,為白色脂肪細胞與棕色脂肪細胞的中間表型,和棕色脂肪細胞有相似的生熱特性,同樣影響能量、體溫調節。

最新研究發現三種超級食物:辣木葉、咖哩葉及薑黃,他們各自都有對健康非常好的功效,更令人興奮的是,這三者還有協同作用,在特定配方比例下,能最有效抑制脂肪堆積,減少脂肪組織外,還觀察到能增加「好脂肪」棕色脂肪,在人體實驗上,也在短短兩週達到統計顯著的體重下降及腰圍減少。

【辣木葉萃取物】辣木葉含大量維他命和40種抗氧化素,也含有豐富的胺基酸,是鐵、鎂與鈣的極佳來源,含鈣量是牛奶的4倍以上。在非洲,它被稱為「窮人的牛奶」。是對抗疲勞的解毒劑、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作用對皮膚有益,具有誘導細胞凋亡(apoptosis)、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有研究顯示它有助調節血糖值(據說是因其含有異硫氰酸鹽複合物的緣故),辣木葉所含的苯甲胺(Benzylamine)能降低膽固醇。

【咖哩葉萃取物】咖哩葉含有生物鹼、醣苷等植化素,還有芳樟醇、α-松油醇等等,這些化合物大多都扮演著強力的抗氧化成份,可幫助抗自由基與慢性發炎疾病、幫助維護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健康,其中咔唑生物鹼,有幫助預防體內脂肪堆積的能力,幫助降膽固醇並穩定血糖,科學家因此認為咖哩葉對瘦身是有好處的 。

【薑黃萃取物】薑黃當中的有效成分「薑黃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抗發炎功效。能夠防失智、防癌症、抗憂鬱、改善膚質等。可以抑制膽固醇生成,有益血管內皮細胞的健康,能幫助調整血壓、避免血栓產生。

另外一個超級新星,【仙人掌果實】仙人掌果實含有高量的維生素A、B1、B12、D3及核黃素、花青素,能促進肌膚細胞再生,加速傷口癒合,還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是含量最高的蔬菜之一。其中的甜菜鹼具有維持鉀鈉平衡、消除水腫的功能。甜菜鹼也能夠預防脂肪肝、降低小腸的醣類吸收量,降低血糖及膽固醇。

幫助代謝你還可以補充【泛酸(維生素B5)】,是水溶性維生素。它是人體必需的維生素之一,動物需要泛酸以合成輔酶A,而輔酶A是代謝醣類、蛋白質、脂肪的必要物質哦。總體來說維他命B5與我們的代謝息息相關!同時能幫助腎上腺皮質賀爾蒙的分泌,幫助提高抗壓力、消除疲勞,維持情緒平穩,協助體內膽固醇正常合成,維持血液循環暢通。

減脂瘦身關鍵營養素_題型體態

2。現代人要面臨的第二個難題就是「糖」,如今,糖已經成了公共健康的頭號敵人,難以想像,8萬年前,從事狩獵和採集活動的人類只能在水果成熟的幾個月裏吃到糖,還要跟鳥搶著吃。但現在精緻澱粉,也就是糖氾濫在我們生活飲食中,白米白麵、含糖飲料等。而過多的糖在我們體內就會被儲存成脂肪堆積。

有一個超級食物,【白桑葉萃取物】可以幫助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桑葉萃取物經過水解,其中的一種生物活性化合物(DNJ)結構與葡萄糖相似,可在腸道中與消化酶形成拮抗,進而降低對糖類的吸收。

【白桑葉萃取物】DNJ

【微量元素「鉻」(Cr)】,它是對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具有相當的重要性,而且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靠天然食物或補充劑來進行吸收。具有下面 3 種健康功能:可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銳度,有利於調節血糖。能抑制體內膽固醇和脂肪酸的合成,預防心血管疾病,而鉻元素也能抑制因為情緒不佳所導致的暴食症,便能間接控制體重,減少脂肪在體內的堆積。

減脂瘦身關鍵營養素_血液健康

3。再來,現代人每天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中午時經常因為工作忙碌而隨便解決,等到晚上下班後就暴飲暴食,用美食紓壓,回家就是靠在床上看電視還有滑手機,這就是典型的「壓力型肥胖」俗稱「過勞肥」。原因是壓力荷爾蒙會讓交感神經興奮,抑制腸胃功能,代謝下降,同時脂肪囤積變多,而且讓人對高油飲食食慾大增,想吃高油脂的食物。同時睡眠不足也會導致肥胖,為什麼熬夜時越晚肚子越容易餓,是因為瘦素分泌下降、飢餓素分泌增加。

針對這點,有2個超級食物可以幫助你

【關華豆膠】原產於印度的植物,豆子具有一種很特別的膠質纖維,吃進去可以作為非常優秀的益生元,促進腸胃道的好菌,同時他會促進小腸粘膜細胞分泌膽囊收縮素,向大腦提供增加飽足感的信號。

【番紅花】世上最珍貴的香料,在傳統醫學中,番紅花具有多種藥理功效,實驗發現番紅花萃取物會影響血清素,可以改善情緒/緩解壓力、改善憂鬱症、改善性功能、改善睡眠質量。

調節食慾你還可以補充【維生素B6及D3】,維他命B6經過代謝後主要作為輔酵素,協助體內100多種化學反應,有助於維持胺基酸正常代謝,支持神經元功能,缺乏維他命B6及D3,容易造成情緒問題、行為衝動,補充維生素D有益於認知及大腦健康。

減脂瘦身關鍵營養素_穩定食慾

4。最後是比168更簡單的「1212斷食法」!不用挨餓就能減肥,以1212斷食法來說:如果早餐在8點吃,則晚上8點後才不能進食;如果早餐在10點吃,則晚上10點後才不能進食,真的算是很簡單又寬鬆的進食法!高敏敏也提到1212進食時,身體是儲存能量模式,斷食時身體則進入分解模式,主要是讓平常大魚大肉的外食習慣能有休息的時間、不再增加腸胃負擔、空腹的時間增長、更有利脂肪燃燒!不過別以為12進食時就可以暴食狂吃,還是要選擇好的食物,七八分飽就好,同時多喝水幫助代謝。

掌握減脂瘦身四大關鍵知識+7種超級食物,讓你高效又輕鬆的達到自己的瘦身目標!

高效減重關鍵營養素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這篇https://joanboxbox.com/nuskintrme/)

8 9 月, 2022 0 comment
0 FacebookLINEEmail
好好吃

研究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導致「長新冠」的主因,確診飲食對策大公開,長者、小孩勿輕忽

by Joanboxbox 25 5 月, 2022

目前最讓歐美各國專家感到棘手的各種新冠肺炎痊癒後的後遺症,包括疲憊、虛弱、憂鬱、焦慮、記憶力和注意力變差等等,也可能跟腸道益菌失衡有關,「菌相失衡導致嚴重的新冠肺炎症狀,若痊癒後仍持續失衡,則可能讓身體持續呈現發炎的現象,導致各種後遺症」

研究很多,可以肯定的是,新冠肺炎與腸道健康關聯非常大,腸道本來就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論是防疫者或是確診者,養好腸道都是必要關鍵。

感染新冠肺炎確診怎麼吃好得快?

1. 餐餐吃飽,充足的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能幫助組織修復,身體代謝恢復。

2. 好的油脂均衡攝取:補充Omega-3,是天然的消炎藥。更能緩和新冠肺炎引發的「細胞激素風暴」,避免這種過激的免疫反應傷害身體。

3. 低升糖指數的澱粉、膳食纖維,其實就是補充益生元:多選擇全穀、高纖穀物,如:燕麥、山藥、地瓜、豆類,它們的纖維可提供益菌發酵,製造短鏈脂肪酸,能幫助抑制身體發炎、抑制壞菌繁殖。

4. 足夠的微量營養元素:

✔ 維生素D:研究顯示維生素D確實影響新冠肺炎死亡率。有免疫調節作用,可以減輕發炎。

✔ 鋅:鋅對附著在喉嚨黏膜的病毒,可產生立即抑制作用,進而減輕病毒的複製能力,將冠狀病毒感染侷限於上呼吸道,避免病毒進入血液中,隨著靜脈擴散到身體各處,有助提升免疫系統及控制炎症。

✔ 維生素A、C、B群及植化素:能強化抗發炎能力、疏緩症狀。

5. 多喝水補充電解質

相關研究整理:

一篇刊登在由《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所出版的期刊《腸胃(Gut)》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和非感染者糞便中的菌相明顯不同。

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有81種細菌(包括壞菌與好菌)與多種長新冠有關。在好菌之中,#青春雙歧桿菌、 #長雙歧桿菌、#假小鏈雙歧桿菌 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腸道細菌,但偏偏是「長新冠」患者腸道中缺少的好菌。而且即使病人已經痊癒,這樣的情況仍會持續30天。部分患者會產生免疫風暴,即免疫系統和病毒作戰時被過度活化,分泌細胞素(cytokine)造成身體組織的嚴重損傷。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遺傳流行病學教授斯佩克特(Tim Spector)指出,變異株Omicron引發的症狀跟以往典型的咳嗽、發燒、味覺異常有些不同,患者可能會因為病毒入侵腸道,而出現噁心、腹瀉、嘔吐、腹痛、胃灼熱及腹脹等6種隱形症狀。

根據《Gut Microbes》2021年1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服用特定益生菌菌株組合的冠狀病毒患者,與服用安慰劑的人相比恢復得更快。服用益生菌的人對病毒的抗體反應,也比安慰劑組更早達到峰值。此外,與安慰劑相比,服用益生菌者沒帶來太多副作用,而且也發現可減少鼻咽病毒量、肺浸潤以及消化和非消化症狀的持續時間。甚至服用益生菌的人在初次感染15天後症狀較輕,體內病毒含量較低。

南韓最新研究發現「腸道益菌」可阻新冠病毒入侵,首爾延世大學一份研究顯示,人類腸道「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a)可產生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化合物。

《Allergy》2021發表的論文,巴塞爾-米盧斯-弗萊堡歐洲機場是一個位於法國邊境,服務瑞士巴塞爾、德國弗萊堡和法國米盧斯的國際機場,附近曾爆發新冠疫情,感染人數眾多,但三個國家感染死亡率卻有極大的差異。法國每一百萬人有935人死亡,瑞士每一百萬人僅有25人死亡,而德國每一百萬人只有7人死亡,高低相差133倍。為什麼同樣大規模染疫,德國人的死亡率卻如此低? 國外研究推論,如此大的死亡率差異,與各國習慣食物種類有關。學者認為,答案可能與德國人愛吃「發酵的包心菜(德國酸菜) 」有關。十字花科蔬菜像高麗菜、大白菜等,富含有機硫化物(如:蘿蔔硫素)、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在經過發酵後的活菌、乳酸菌等益菌加分,對於腸道生態有著十足幫助,能有效提升免疫力。而同樣愛吃泡菜的韓國民族,在此波疫情下,死亡率也相對較低。

(延伸閱讀:綠茶能抗新冠病毒!兒茶素功效、挑選方法總整理)

25 5 月, 2022 0 comment
0 FacebookLINEEmail
好好吃精選文章

瘦等於代謝健康?年紀越大,代謝到底會不會越來越差!?如何增加代謝力?一次全解惑

by Joanboxbox 14 3 月, 2022

瘦等於代謝健康?年紀越大,代謝到底會不會越來越差!?如何增加代謝力?一次全解惑

常常聽到大家說,現在吃的比年輕時少,可是卻一直增加變胖、體力越來越差,代謝越來越差,那到底代謝是指什麼呢?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基礎代謝」與「新陳代謝」常常混淆分不清

「基礎代謝」與「新陳代謝」傻傻分不清

關於新陳代謝的定義

它是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及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人在維持正常的生命機能所進行的所有過程。

新陳代謝減慢,代表修復能力減慢,當身體修復機能下降,便會容易老化。新陳代謝影響的是整體健康的好壞,若新陳代謝異常,不但會出現代謝症候群,提高糖尿病、腎臟病、高血脂症、甲狀腺代謝異常等慢性疾病罹患率,與肥胖、皮膚問題也密切相關。

瘦等於代謝健康?

10大症狀透露你代謝已經變差了!

1.心情憂鬱

新陳代謝速度減慢也會減慢身體的各種功能,包括大腦的功能,這可能會導致抑郁或壓力。此外,壓力會加劇皮質醇的產生,皮質醇是一種激素,會增加食欲并迫使大腦獲得所需的食物。當承受壓力時,身體會不斷分泌皮質醇,而這種激素的高含量會使身體更難以使用胰島素,這會減慢消化速度,也可以破壞新陳代謝並促進體重增加。

2.時常疲勞

當代謝變慢時,就會影響身體燃燒食物、供應能量的速度。當體內的能量製造得不夠快,就會感到極度疲倦。

3.皮膚乾燥

新陳代謝變緩慢時,細胞並不如過去那般活躍,身體也無法獲得適當的血液供應,一旦皮膚失去重要的營養素,會逐漸失去光澤,而代謝變慢,出汗率也會減少,使皮膚更乾燥和容易破裂。

4.指甲變脆

指甲和皮膚是最容易反應身體警訊的地方,當指甲失去營養時,會變的易脆,且月牙(指甲片上白色的部分)會減少。

5.經期異常

甲狀腺素降低也會干擾性腺激素的分泌,並且連帶影響卵巢功能,造成月經週期異常,比如出現經血過多/減少、經期延長、閉經等症狀。

6.便秘問題

因為新陳代謝變慢,腸道運輸時間也變長,食物走完整個消化過程後,才能被仔細的利用和排泄,因此,新陳代謝慢的人,更容易出現便秘的情形。

7.常覺得冷

身體需要透過新陳代謝才能產生熱量,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時候,連帶的會降低體內產生的熱能,讓你更怕冷。同時,隨著體溫的降低,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會下降。

8.易掉頭髮

新陳代謝慢會影響頭髮的生長速度和再生能力。由於代謝速度緩慢,頭皮缺乏足夠的營養素,就會導致頭髮脫落。

9.忘東忘西

甲狀腺素分泌過低,會影響新陳代謝的調節,導致記憶力變差。

10.時常頭痛

當甲狀腺激素失調時,會發生甲狀腺機能減退或亢進,這都可能會引發頭痛,甚至心悸。

10大症狀透露你代謝已經變差了!

代謝症候群是什麼?

代謝症候群指的是一些疾病的「組合」,是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之總稱,五個指標:腰圍、血壓、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是一個健康的危險訊號,這類病人的心血管疾病機會大大增加,死亡率是一般人的1.5 至2.5 倍。

與代謝症候群非常相關的一件事叫做「胰島素阻抗性」,胰島素可以幫助身體使用葡萄糖作為能量。「胰島素阻抗性」代表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夠靈敏,因此葡萄糖沒法好好進入細胞內,血糖就只能一直很高。身體剛開始會試著做出更多的胰島素荷爾蒙,但最後仍是無法改善高血糖狀態,就會破壞血管健康。高血糖、高血中胰島素連帶影響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和運用,引起一連串生理異常。

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族群

▲ 體重過重,尤其是腹部脂肪過多,代表內臟脂肪過多,就比較容易有代謝症候群。

▲ 不良生活型態,特別與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有關。

▲ 年紀大,隨著年齡增長,得到代謝症候群的機會也增加了

▲ 非酒精性脂肪肝

▲ 妊娠糖尿病,也就是懷孕時曾被診斷為高血糖的婦女

▲ 父母或手足有第二型糖尿病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最常有的謬誤就是:瘦等於代謝健康?近期研究發現,2/3的正常體重人士並沒有理想的代謝健康狀態。代謝能力出了問題,自由基產生、腸道微生態失衡、腸道通透性增加、慢性發炎、影響全身器官功能。良好的代謝健康代表的是更佳的代謝靈活性。代謝健康不僅僅是將食物轉化為能量,還影響了身體如何對各樣生活方式做出反應,具保護作用。

代謝能力出了問題,自由基產生、腸道微生態失衡、腸道通透性增加、慢性發炎、影響全身器官功能。
良好的代謝健康代表的是更佳的代謝靈活性。

基礎代謝是甚麼?

所謂基礎代謝率是人在靜止的狀態中,身體燃燒多少熱量來維持呼吸、體溫、血液循環…等生理活動。基礎代謝率佔人體整體耗能的60~70%,其他才是運動、日常活動和消化食物所消耗的能量。 近期《科學 Science》期刊發表了一份研究,指出其實人體從20歲到60歲,基礎代謝率幾乎不會改變。推翻了過去所認為的年紀越大,代謝越慢這個認知。所以代謝率和變胖沒有直接的關聯性,也不是單一因素,把變胖歸因於代謝率下降是藉口,變胖的原因非常多,包括攝取了過多的食物熱量、疾病(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等。

20歲到60歲,基礎代謝率幾乎不會改變
圖中的基礎代謝率與每日熱量效耗,都是根據非脂肪組織量加以校正後得到的數值。(圖/何忠祐醫師提供)

如何促進新陳代謝?

多運動是提升新陳代謝最快速且直接的方法,阻力運動增加肌肉量,有氧運動增加心肺運作,另外喝足夠的水、充足睡眠、營養均衡也很重要。也推薦一些增進身體代謝力的飲食方法

8招教你吃對食物加速新陳代謝

1. 吃豐盛早餐:起床後1 小時內食用正確的早餐,基礎代謝會提升8% ∼ 10%

2. 提高蛋白質攝取:身體需要足夠蛋白質以維持肌肉量

3. 吃富含鐵質及鈣質的食物

4. 足夠的維生素B 群及D:維生素D對於肌肉組成十分重要,維生素D的良好來源包括鮪魚、鮭魚、蝦、豆腐、雞蛋和穀物。維生素B 群是人體必需維生素之一,尤其維生素B群是參與身體能量、營養代謝過程重要的輔酶,本身無熱量,適度攝取有利分解、吸收食物,將其轉換為人體所需的能量(ATP)。

5. 綠茶:兒茶素,有助於分解脂肪

6. 薑、薑黃及辛香料:生薑酚,可以提高體溫,也有助於血液暢通,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

7. 含碘的食物:碘,是合成甲狀腺素及維持甲狀腺機能正常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其中甲狀腺素,有助於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蛋白質、糖分、脂肪的代謝。而常見富含碘的食物,像是:昆布、海苔、牡蠣、蛤蠣、蝦子…等,都是。

8. 花青素:穩定血糖及預防肥胖及糖尿病,有助於抑制血糖上升、促進胰島素敏感性還有助於提高胰島素分泌量。

(延伸閱讀:代謝差怎麼辦?5個警訊就知道)

好的新陳代謝影響全身機能
14 3 月, 2022 0 comment
0 FacebookLINEEmail
好好吃

脹氣怎麼辦?5招讓你立即消脹氣,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by Joanboxbox 14 2 月, 2022

脹氣怎麼辦?5招讓你立即消脹氣,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脹氣會痛到讓人想掛急診?為什麼會脹氣?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製造氣體,是正常的消化過程,平均每個人一天製造0.5-2公升的氣體,而且每天排氣約14次,氣體的排除靠打嗝和放屁。氣體來自吞入的空氣,以及因大腸細菌分解未消化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氣體。當腸胃中因為堆積過多的氣體引起肚子脹氣時,可能出現的症狀像是覺得腹部脹脹的、大量排氣、食慾不振等,嚴重的話造成造成大腸痙攣和疼痛。

乳製品、十字花科蔬菜(例如甘藍、大白菜)等食物,比較有機會造成脹氣,但每個人的觸發因子不同。

脹氣有很多原因,不全然是食物的問題,飲食習慣不良的人,如邊吃飯邊說話、囫圇吞棗式地吃飯,或是進食常搭配汽水、啤酒飲品,也容易造成脹氣。或是鼻子過敏時,由於鼻子難以順暢呼吸,許多人會自然地用嘴巴呼吸,但這樣的動作卻會讓人吞進較多空氣而引起脹氣。還有心理壓力也會影響消化功能,當人體因壓力釋放腎上腺素,就會使得血壓上升、腸胃蠕動變慢,減緩消化速度,產生脹氣。

除了前述成因外,如果有影響消化系統的健康問題,例如大腸激躁症、潰瘍性大腸炎、克隆氏症、乳糖不耐症等也會引起脹氣。腫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脹氣需要特別注意,如腎臟病、心臟病、肝硬化等併發腹水,病人也會有腹脹現象。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尿毒症和自體免疫性疾病、肝腫瘤及其他腹腔腫瘤引起的腹脹。

5招立即幫助解決脹氣疼痛的方法:

1. 慢慢地啜飲一杯水

喝水可以協助造成脹氣的食物通過消化系統,也會讓大腸更難收縮。大腸是以收縮來推動食物,如果收縮得太強或太久,就有可能造成或加劇脹氣。

2. 起身四處走走或做做瑜珈動作

運動不但對總體健康有益,亦有助消除脹氣。可以快步走走或做些輕鬆的運動,身體活動有助刺激大腸的肌肉活動;這也是專家會建議便秘者運動的原因之一。輕柔的瑜伽姿勢,如嬰兒式或貓/牛式,有助於緩解與脹氣相關的腹部不適感。這樣做有助於活化身體的副交感神經系統,進入休息和消化模式;鎮靜狀態下的胃腸道能更好地消化食物。

3. 喝點薄荷茶、柑橘茶或薑茶

薄荷不但可以改善口腔氣味,也有解痙的效果,也就是說,它有助停止大腸過度痙攣(而這會增加氣體),也可以用薄荷油按摩,在肚臍附近以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可以幫助消化,緩解脹氣。喝薑茶有助於加速胃排空。

4. 躲進被窩,並在下腹部放上電熱毯

溫熱也有抗痙孿的效果,有助大腸放鬆、避免大腸收縮過度,並減輕常伴隨脹氣而來的疼痛感。身體蜷曲有助排氣。若附近剛好有床,就可以先平躺,雙手環抱屈膝的雙腳,感覺壓迫到腹部。

5. 按摩穴道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按摩距手腕上方三指幅的內關穴,有助於氣血協調和消化。脹氣的時候可以用大拇指按壓這個穴道,緩解疼痛。或是肚臍上下方與兩側的穴道(中脕穴、關元穴、天樞穴),以繞圓方式按摩2-3分鐘。

解脹氣穴道,按摩距手腕上方三指幅的內關穴,有助於氣血協調和消化。脹氣的時候可以用大拇指按壓這個穴道,緩解疼痛。或是肚臍上下方與兩側的穴道(中脕穴、關元穴、天樞穴),以繞圓方式按摩2-3分鐘。

脹氣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什麼?

1. 幫助你好消化避免脹氣的食物

黃瓜主要是由水組成的,它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黃瓜還含有一種名為槲皮素的黃酮醇類化合物,槲皮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蘆筍具有利尿劑的特性,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鹽和水,進而減少脹氣。香蕉的鉀含量高,鉀是一種礦物質和電解質,對調節體內鈉含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食用富含鉀的食物有助於減少水瀦留。

2. 少吃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碳酸飲料、麵包、蛋糕等甜食,乳製品及豆製品,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甘藍、花椰菜等,以及含大量澱粉的地瓜、芋頭、馬鈴薯等根莖類,較難消化的食物,如糯米、玉米。膨脹或經過發酵的食物,如饅頭、麵包,攝取時可分次食用,避免同時間把上述容易產氣的食物一起吃下肚。此外,高油脂及炸物比較難以消化,容易因停留在腸道時間長而使較多氣體產生。

長期保養腸胃

1. 中醫師建議,時常脹氣的人除了要少吃容易產氣、不好消化或會刺激腸胃的食物以外,平常也可以吃一些行氣解鬱消脹的食物,例如最家常的蔬菜:地瓜葉,或是牛蒡絲、蘿蔔、柚子、金桔等。

2. 培養好的飲食習慣,避開那些會讓你吞下大量空氣的習慣,例如大口喝水、使用吸管、飲用氣泡飲料、吃太快、邊吃邊說話、嚼口香糖等。

3. 使用益生菌改善腸道菌叢,避免食物在腸道中產生過多氣體,但需要較長的改善時間。

4. 平時除了補充益生菌、乳酸菌幫助改善腸胃氣之外,鈣質也是重要的一環,因為鈣質有舒緩神經的功能,對於改善腸胃蠕動、改善脹氣都有幫助。每天約需攝取1000mg-1500mg的鈣,可多攝取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海產(各種魚類當中,淡水魚所含的鈣質較多,連骨的小魚也是鈣質的好來源。蝦貝類則以蝦皮和蝦米的含鈣量最豐富,其他如蝦子、文蛤和牡蠣,也是鈣來源豐富的食物)、海藻(包括海帶、昆布、裙帶菜、黑海帶等)。

(延伸閱讀:益生菌種類那麼多,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菌種?)

14 2 月, 2022 0 comment
0 FacebookLINEEmail
好好吃精選文章

吃魚油的好處是什麼?EPA、DHA是什麼?

by Joanboxbox 9 2 月, 2022

吃魚油的好處是什麼?EPA、DHA是什麼?

吃魚油的好處是什麼?EPA、DHA是什麼?

魚油,是由深海富含油脂的魚類白肉中提煉出的油脂,如鰹魚、鮭魚、鮪魚等,是omega-3的常見動物來源,由於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必須脂肪酸DHA及EPA,且相較於植物來源的omega-3更容易被人體轉換利用(如亞麻籽油中的ALA在人體中約只有5%至15%能轉換為DHA+EPA),具有天然抗發炎療效,且沒有抗發炎藥物的諸多副作用。

許多疾病的根本原因在於慢性發炎,包括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癌症等,免疫系統的全身性發炎問題,在不同器官有不同症狀,上自大腦的憂鬱症,下至腳趾頭的類風溼性關節炎。

脂肪酸不僅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也是維持細胞膜完整性和流動性的關鍵結構成分。在大腦的組成中,75%是水分,但在大腦的固體組成中,脂肪佔比高達60%,分布在神經細胞膜與髓鞘中,說他是大腦第一營養素也不為過。

脂肪酸的型態,分為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則是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又可分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系列,由於人體無法有效合成,因此飲食攝入是主要來源。

DHA是構成神經細胞的重要原料,負責神經細胞膜功能與穩定度,維持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這三種關鍵神經遞質的功能。DHA更是神經元髓鞘的原料,髓鞘是像電線的塑膠皮一樣,緊緊裹住神經元,以避免漏電、優化神經傳導,同時,DHA具有抗神經發炎,減少COX-2(環氧合酶)的活動,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能直接調節BDNF生成的基因表現,若不足,會產生憂鬱情緒與認知功能減退。

EPA負責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細胞膜上花生四烯酸與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若不足,大腦與身體組織發炎過度,產生症狀。充足的omega-3是大腦健康非常重要的關鍵。

DHA具有抗神經發炎,減少COX-2(環氧合酶)的活動,抑制發炎物質生成。EPA負責調節免疫系統,減少細胞膜上花生四烯酸與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抑制發炎反應。

omega-6 也是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源包含葡萄籽油、葵花油、玉米油、大豆芝麻等。omega-6/ omega-3 的比例非常重要,omega-6扮演促發炎角色時,也需要omega-3抗發炎來平衡。omega-6/ omega-3的比例不應該超過4:1,最好是3:1或2:1,但現代人往往高達25:1。難怪,在這樣失衡的常態下,現代人的大腦跟身體都處於過度發炎,大腦疾(憂鬱症、失智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與生理疾病(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都逐年大幅增加。

omega-6/ omega-3的比例不應該超過4:1,最好是3:1或2:1,但現代人往往高達25:1。
omega-6/ omega-3失衡的常態下,現代人的大腦跟身體都處於過度發炎,大腦疾(憂鬱症、失智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與生理疾病(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都逐年大幅增加。

魚油對大腦的功效

1. 提升學習能力,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

不論是孩子或銀髮族,有足夠的omega-3,就像汽車裡有加滿油,前額葉功能會比較活化,大腦神經元的組成比較好,提升腦力。同時研究發現,DHA濃度較低的孩子,其閱讀能力與工作記憶表現都較差,沒辦法專心,DHA對於大腦皮質迴路的成熟與穩定度很重要,影響微膠細胞對突觸形成的調控、髓鞘的發育與穩定,在胚胎與嬰兒時期,若攝取的DHA不足,會影響到成人時期大腦功能連結,和過動症、情緒疾病、思覺失調症有關。懷孕期間omega-3(EPA + DHA)的攝取對於胎兒發育非常重要,尤其在妊娠晚期/third trimester(懷孕28周至40周),DHA會大量聚集於腦部及視網膜,對於正常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力,針對婦女懷孕、哺乳期間,以及幼兒成長期補充適量的DHA,可以促進胎兒或嬰幼兒視力及大腦認知能力的發展。

2. 改善睡眠

DHA為何能改善睡眠?DHA (omega-3)/AA(omega-6)比例影響退黑激素分泌,DHA濃度高時,會將血清素轉換為退黑激素,這是大腦天然的安眠藥。

3. 改善憂鬱

在治療(重度)憂鬱症上,已有充足證據顯示:魚油可做為單一療法或輔助療法。美國精神醫學期刊、加拿大情緒與治療協會、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成癮研究中心等,許多研究都顯示魚油可以改善憂鬱症,包含特殊族群,例如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兒童青少年憂鬱症、接受C型肝炎干擾素治療引起的憂鬱症,甚至是邊緣型人格的憂鬱症狀。

4. 增加抗壓力並降低心理創傷

日本國家災難醫學中心的研究發現,經歷急性創傷的人,如東北大地震與海嘯,若血液中EPA濃度較高的人比較不容易得到創傷後壓力症。魚油為什麼能改善創傷壓力症狀?因為過高的壓力賀爾蒙會傷害腦中的海馬迴,減少腦源神經滋養因子(BDNF),神經細胞沒了肥料,自然容易凋亡,形成創傷後壓力症狀,DHA能直接調節BDNF生成的基因表現,刺激海馬迴神經細胞增生,因此能增加抗壓力並降低創傷後的負面影響。

5. 預防認知退化

許多人發現在45歲之後,記憶力退化得很快、思考能力也大不如前,其實這就是輕度認知障礙,大腦開始退化的初期症狀,要怎麼保養呢?魚油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在台灣一項為期24周的實驗,每天補充EPA與DHA的人認知功能明顯表現較佳。

魚油對心血管的功效

有益動脈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通過食用魚或魚油可以減少心臟病等多種危險因子,包括:

1.調節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它可以提高 「好膽固醇」 HDL的水平,及降低約 15-30% 三酸甘油酯 。

2.調節血壓:即使是小劑量,它也有助於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 [4]。

3.預防斑塊:它可以防止導致動脈硬化的斑塊,並使那些已存在的動脈斑塊更加穩定和安全 。

一則文獻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13項隨機對照試驗,共127477名參與者)指出,補充海洋omega-3(日劑量介於376 mg至4000 mg,平均隨訪時間5年)可顯著降低心肌梗塞、總冠心病和總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魚油對免疫系統的功效

1. 有益系統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器官和組織,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皮疹、關節炎和疲勞,嚴重可引起腎炎、神經系統問題、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症。

一則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包含5則隨機對照試驗,共274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指出,相較於安慰劑,Omega-3脂肪酸(魚油)補充能減少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疾病活動(以SLE疾病活動指數(SLEDAI)量表衡量)

2. 有益過敏症

過敏(Allergy)主要是蛋白質抗原(稱為過敏原)產生免疫反應的結果,包含

影響呼吸道(鼻炎和哮喘)、皮膚(皮炎、蕁麻疹)和多種系統(過敏反應)的多種過敏原,包括花粉、黴菌孢子、動物皮屑、昆蟲叮咬、食物和藥物。多項研究表明,魚油可降低哮喘症狀。在近 10 萬人的一項綜述中,發現母親攝入 Omega-3 脂肪酸可使兒童患哮喘的風險降低 24-29%]。此外,孕婦的魚油補充劑可以降低嬰兒過敏的風險

3. 有益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導致關節變形、腫脹、僵硬。除了關節,類風濕可能還會侵犯其它器官,造成心臟、眼睛、肺部甚至是口腔發炎,若未妥善治療,併發20年後將造成80%的患者失去行動能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魚油因為有卓越抗發炎功效,在一則長達7年的瑞士的大型觀察發現,女性若是規律攝取魚油,能降低52%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生率,此外,魚油補充劑可以顯著減少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僵硬和藥物需求

魚油對眼睛的功效

2019年的一篇巨量研究整理了總數有3,363位受試者,共17篇文獻,其中DHA+EPA的補充劑量約從700毫克至3000毫克不等,在統計後指出補充DHA與EPA可以顯著改善乾眼症狀量表的分數,顯示補充DHA與EPA確實都有幫助改善乾眼的效果

魚油對舒緩經痛的功效

經痛可以被歸納為「原發性經痛」及「次發性經痛」兩種類型。前者是因為子宮內膜分泌一種發炎物質叫做前列腺素,會導致子宮肌肉強烈收縮,而引發的疼痛感,有些還會伴隨噁心、嘔吐、頭痛、下背痛、腹瀉等症狀;而後者則是與疾病有關,像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子宮肌瘤、骨盆腔發炎等所導致的經痛,年紀越大的女性,引發這種經痛的機率就越高!Omega-3脂肪酸正好可以減少造成經痛的前列腺素產生,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魚油對癌症的功效

研究顯示,魚油具有抑制腫瘤生長、減少食慾不良和增加肌肉保留等作用。魚油的作用:

1.抑制腫瘤生長:不論是單獨或與抗癌劑結合,顯示可誘導細胞凋亡和抑制腫瘤生長。

2.降低全身性炎症:有一隨機雙盲試驗,招募了200位II-IV期胰腺癌併有惡病質的病人,每天補充含有到2.2 g公克EPA的營養補充品(共620大卡),結果顯示對體重和肌肉增加都有好處。

3.減少四肢肌肉的流失:另一研究針對第III–IV期肺癌,顯示在化療期間每天補充2.2公克EPA的病人 ,肌肉量沒有減少,甚至還有增加。

4.改善食慾:魚油和EPA可以幫助改善食慾,增加進食量、體重和肌肉量。不過很重要的前題是,要同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

魚油的功效

ω-3推薦使用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建議每日300mg~500mg的ω-3脂肪酸;美國心臟協會建議650mg~1000mg的ω-3脂肪酸;孕婦及哺乳期媽媽、心血管疾病及高危險群、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可以攝取到2000-3000mg;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ω-3 脂肪酸無論是由食物攝取或額外補充,建議每天不超過3000mg。

你吃的魚油Omega-3濃度夠嗎? 挑選魚油的重點

重點一 》Omega3高濃度才有效嗎?真正關鍵是ω-3含量。

保健食品的功效重點還是在長期的補充我們日常生活飲食不足的部份,而非短期高濃度的補充,所以補充魚油的重點還是在於ω-3含量以及EPA與DHA的含量是否達到每日建議攝取量,所以仔細查看保健品的成份標示去換算。

重點二 》深海遠洋小型魚、搭配檢驗認證較佳

接著要看的指標是「原料來源」,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想要排除有害物質滲入魚油,像是總多氯聯苯、戴奧辛、類戴奧辛物質、重金屬(鉛砷汞鎘)、放射線等,魚種來源的選擇就是最根本的關鍵;相較近海魚類,在深海遠洋小型魚身上有著更豐富、乾淨無重金屬的魚油,再搭配通過多項檢驗認證,這樣的魚油才能吃得安心。因此在挑選魚油上需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定期更新並公開檢驗報告

重點三 》安定性

最重要的,一定要看有沒有做「安定性」測試,原因在於如果產品出廠時Omega-3含量如盒裝標示,但若其安定性不佳,魚油產品中的Omega-3濃度會衰退,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市售產品抽查成分含量會低於標示的原因。所以建議可添加的營養素是維生素E,做為抗氧化劑可維持魚油成分穩定,更利於產品保存。目前坊間有很多魚油商品添加有紅麴、納豆、芝麻明衣…等,對於此類複方魚油產品,綜合國內外臨床實驗與論文,發現其實只要選擇高品質、高濃度的單方魚油即可,以免有成分過量、或破壞魚油穩定性的疑慮,更且添加物也會降低魚油當中EPA和DHA的比例,更可能讓魚油的安定性受影響而得不償失。

(延伸閱讀:魚油推薦的5大重點及與8款市面品牌比較)

迷思一:萃取型式很重要嗎?TG-Form魚油吸收率比較高?

魚油的形式和有效成分濃度、身體吸收率、價格都大有關係。由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不安定的特性,一般的魚油製造必須要把EPA和DHA鍵結在別的化合物上,才能達到安定的目的,常見的型式如下:

第一種是萃取魚的皮下脂肪,稍微精煉去除雜質,仍保持原本的三酸甘油脂型(TG-form),這類魚油的EPA+DHA的濃度約30%,價格普通。

第二種是萃取出魚油後再加工酯化,分離出其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酯化型魚油(EE-form),EPA+DHA濃度可高到50-70%,價格較高。

第三種則是加工濃縮提高濃度之後,再將酯化型魚油還原成三酸甘油脂的型態(TG-form),仍可維持50-70%的高濃度,因加工程序多,價格最高。

TG型魚油(第一、三類)由於分子結構和人體內三酸甘油脂相同,吸收率較高;EE型魚油(第二類)下肚後則須多一道轉化步驟,吸收利用率略低。以成本效益來看,第一類魚油經過最少加工、保留天然型態,價格又最便宜,不妨列為優先選擇。

通常產品包裝上會清楚標示是「TGform」或「EEform」,或從名稱也可看出端倪,黃士懿指出,品名為「魚油」的商品,通常以TG型為多,而以Omega-3或EPA/DHA等化學式為名的商品,常是EE型魚油。吸收率略有差異之外,第二、三類魚油經過酯化,多了溶劑萃取等化學步驟,屬於「合成」保健食品。

小心!食用魚油的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建議魚油Omega-3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000mg,過多會導致腸胃不適,凝血時間延長。凝血功能不全者、孕婦生產前、將要進行手術前、接受任何會影響凝血功能的治療時,都應避免食用魚油。鈣片與魚油要避開使用(間隔三小時),因脂肪酸於鹼性環境中,就可能會與鈣發生交互反應而降低吸收率,並有可能會造成肚子不適。

可以單純吃魚來補充一日所需的omega-3嗎?

當然是可以靠吃魚來補充一日所需的Omega-3含量,如果發現每日無法補充到充足的Omega-3,就可以吃魚油保健品來幫助達到自身的需求量。如果每日1~2餐有攝取到深海魚類的話,那就可以減少攝取深海魚油或者乾脆不吃魚油。以下列出一些是台灣市場可以買得到的魚類,其推薦食用量給大家參考:

常見魚類EPA與DHA的含量

什麼時候吃魚油最好?

魚油最好的食用時間就是隨餐或是飯後食用,主要是因為食物中的脂肪會提高魚油在人體的吸收度。因此會推薦民眾可以選擇在一天之中吃得最豐盛的一餐的時候來補充魚油。

磷蝦油是什麼?與魚油比哪個好?會導致生態危機嗎?

磷蝦油顧名思義,是提煉自磷蝦,它與魚油一樣含有EPA及DHA。然而比較特別的是,磷蝦油大部分(大約一半以上)的EPA 和DHA是磷脂質(phospholipid)的形式(以phosphatidylcholine,PC為主)。易於親水,不需額外乳化劑能即通過小腸絨毛,因此提高了磷蝦油的生物利用度 (吸收率)。但由於磷蝦油Omega-3含量比較偏低,建議在挑選磷蝦油時,還是要仔細查看產品Omega-3含量,並不能直接說磷蝦油就比魚油好。

另外磷蝦油含有蝦紅素及膽鹼。蝦紅素(astaxanthin)是一種類胡蘿蔔素,屬強抗氧化物質,是葉黃素的4倍,葫蘿蔔素的10倍,維生素E的550倍,且可以通過血腦障壁,效果更好更直接,提供腦部、神經系統與眼睛抗氧化的功能。膽鹼(choline)能夠促進肝臟功能,幫助脂肪代謝與毒素排出,在腦部有助於記憶以及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

磷蝦油的好處: 含有蝦紅素及膽鹼

環保議題

2019美國北太平洋海岸陸續發現數十頭灰鯨屍體陳屍海岸的事件,引起新聞媒體報導「你知道吃磷蝦油是和鯨魚搶食物嗎?全球大量灰鯨異常死亡!磷蝦油殘害難辭其咎」,直指是人類濫捕磷蝦油造成灰鯨沒食物吃,但這事件的可能原因:

1. 氣溫暖化,棲地受到影響

2. 灰鯨不是面臨滅絕,而是族群數量達到歷史高峰的2萬7000頭,因為族群競爭,所以造成部分弱勢者營養不良。

事實上,灰鯨的主食根本不是磷蝦,美國國家公園灰鯨專家報告,灰鯨的食物裡有90%是海底泥裡的Amphipods端足類,不是磷蝦,灰鯨在數百萬年中生存競爭中是贏家,成功渡過數回地球暖化與冰河期,就是因為他的食物很有彈性,包含鯡魚都是他的主食。事實上,只有藍鯨的主食是磷蝦。

南極磷蝦是生活在南極圈的一種磷蝦,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物,許多海洋生物,如鯨魚、海豹、海狗、魷魚、企鵝、信天翁…等,就是直接或間接靠南極磷蝦存活。如果牠消失了,很可能會對氣候與南極圈生態系帶來難以估計的影響,對此環保人士警告,捕撈南極磷蝦可能會嚴重危害南極生態,但真的是這樣嗎?

2010年,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在南極半島周圍的海域48區落實了嚴格的磷蝦捕撈限制,將數量上限訂在62萬公噸,僅佔該地區磷蝦數量的不到1%。如果捕撈數量達到上限,所有在48區的捕撈活動必須停止,直到下一年度的捕撈季節開始。的確近年來,來自俄羅斯、中國、挪威等國的漁船越來越積極地在南極洋捕撈磷蝦,大幅增加了過度捕撈的風險。而南極半島是地球上暖化最快的地區之一,現有的磷蝦捕撈管理機制應該隨著氣候變遷、捕撈量增加,以及磷蝦分佈改變等因素而調整,而目前的磷蝦捕撈限制並未考量到這些因素。當然支持生態保育,也可以思考有什麼替代方案兼顧健康與自然,但不是輕易喊出拒買產品,訴諸民粹,沒有客觀分析。

9 2 月, 2022 0 comment
0 FacebookLINEEmail

最新文章

  • 【Nuskin益生菌】益生菌種類那麼多,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菌種?Nuskin益生菌是屬於哪一種?5大挑選原則找評價前必懂

    1 4 月, 2022
  • 瘦等於代謝健康?年紀越大,代謝到底會不會越來越差!?如何增加代謝力?一次全解惑

    14 3 月, 2022
  • 吃魚油的好處是什麼?EPA、DHA是什麼?

    9 2 月, 2022
  • 【NuSkin Meta】ageLoc每代紫促進新陳代謝,到底是什麼?成分、效果及價格?!

    14 1 月, 2022

關於我

關於我

嗨,我是虹君,joanboxbox,受台大生科研究訓練,又跨領域唸了政大財金碩士,熱於工作,忠於自己有意義的工作 我愛吃、喜歡送禮物,有時候也愛畫圖,害怕自己青年失智開始關心大腦營養學,努力學習並分享健康、自在生活的好想法

Keep in touch

Facebook Instagram Email Line

分類

  • 好好吃 (5)
  • 如何吃 (17)
  • 拯救疲勞 (6)
  • 精選文章 (4)

關於我

嗨,我是虹君,joanboxbox,受台大生科研究訓練,又跨領域唸了政大財金碩士,熱於工作,忠於自己有意義的工作

我愛吃、喜歡送禮物,有時候也愛畫圖,害怕自己青年失智開始關心大腦營養學,努力學習並分享健康、自在生活的好想法

最新文章

  • 1

    【NuSkin Meta】ageLoc每代紫促進新陳代謝,到底是什麼?成分、效果及價格?!

    14 1 月, 2022
  • 2

    【Nuskin益生菌】益生菌種類那麼多,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菌種?Nuskin益生菌是屬於哪一種?5大挑選原則找評價前必懂

    1 4 月, 2022
  • 3

    【Nuskin魚油】推薦的5大重點及與8款市面品牌比較

    21 2 月, 2022

Newsletter

Subscribe my Newsletter for new blog posts, tips & new photos. Let's stay updated!

  • Facebook
  • Instagram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Back To Top
joanboxbox.com
  • 首頁
  • 拯救疲勞
  • 好好吃
  • 如何吃
  • 精選文章
  • 關於我
  • 聯絡我
  • 如何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