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睡都累?一起床就頭痛?都是身體的警訊,你是哪一種頭痛?一次了解原因及舒緩方式

by Joanboxbox
常見頭痛種類

頭痛已經成為了我們現代人的日常,但是簡單的頭痛,其實代表了很多原因。尤其是半夜、清晨,甚至延續到早上的頭痛,又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這時候的頭痛,很可能是因為「腦壓過高」引起的,可能是腦裡面有病變,無法調節腦壓所引發的頭痛。或是當頭痛伴隨著那些狀況時,需要掛急診。你是哪一種頭痛?一次了解原因及舒緩方式。

頭痛主要可分成「原發性頭痛」和「續發性頭痛」兩大類,原發性頭痛指的就是非因病而起的頭痛,續發性頭痛則因疾病而起,問題可大可小。

原發性頭痛:可分緊張性頭痛、偏頭痛、叢發性頭痛三種。

緊張性頭痛 – 輕微至中度的疼痛,常見後頸部開始,嚴重時也可能痛到頭頂、太陽穴等處。患者常見形容緊繃感,束帶樣緊箍感,下午時段往往會更明顯些,此類型頭痛多與情緒緊張、肌肉緊繃有關,如長期低頭滑手機,女性略高於男性,青少年時期就可能開始發作。

眼睛疲勞也會導致緊張性頭痛,許多人因為長時間用電腦、手機,使眼睛疲勞度不斷上升,讓額頭處、臉部等處的肌肉僵硬緊張,導致血液循環不良、氧氣及養分難以輸送到這些地方,有可能會因此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頭痛、肩膀僵硬酸痛等問題。

偏頭痛 – 常見單邊陣陣抽痛,中度至嚴重疼痛,有「搏動性」的疼痛,且常伴隨怕光、怕吵、噁心、想吐等。要注意的是,偏頭痛雖然是常被提到的名詞,但並非頭痛就是偏頭痛,或者並非一邊頭痛就是偏頭痛,需經醫師診斷,偏頭痛通常在孩童或青少年期就出現,不過也有不少人在較年長時才發病,女性的患者要比男性患者多。其位置不大固定,大多出現於太陽穴,也會出現在前額、頭頂、後腦勺、眼眶後方等處,頭部前後左右皆有可能。

偏頭痛是一種跟血管、神經、腦內傳導物質都有關係的疼痛,尤其現在發現偏頭痛有一大半跟腦內傳導物質「CGRP」(抑鈣素基因—系胜肽)分泌過多有關,而 CGRP 會讓血管擴張,所以會感受到血管在頭上一跳一跳的。遺傳的因素可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只是偶爾痛一次,可以注意自己平常的生活作息是不是亂掉了,但如果一個月痛 4 次以上,還是建議就醫診斷,不要放著自己的偏頭痛不處理,要注意經常偏頭痛的人,跟阿茲海默症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關聯,至少增加1.2倍的機率,要注意「常常頭痛是對大腦有傷害的」。

叢發性頭痛 – 頭部長時間劇痛、頭痛欲裂、有灼燒感,叢發性頭痛較為少見,症狀常見為從單側眼窩的位置發作的急遽疼痛,接著轉移到顳側(頭部側面)。患者常見同時伴隨眼睛紅腫、流鼻水、眼瞼水腫等症狀。叢發性頭痛引起的原因不明,推估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影響三叉神經有關,這類型的頭痛以男性居多,特別是抽菸的男性。

續發性頭痛 – 各處皆有可能發生:至於因病而起的續發性頭痛,又稱次發性頭痛不少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問題可大可小,例如青光眼,常見痛於眼窩或顳側。鼻竇炎隨位置不同,可能出現於眼窩、山根、額頭、頭頂等。中耳炎痛在耳朵附近、太陽穴或顳側。而牙痛若是前方的牙齒,常見牽引到眼睛下方或鼻翼,若痛在後方牙齒,則較容易牽引到太陽穴。當然,也可能和腦部疾病有關,如腦膜炎、腦瘤等,其疼痛位置則會因發病位置而有所不同。這些都需治療根本原因。

而當頭痛搭配這7種不同狀況,千萬不要大意,需要立刻掛急診

  1. 說話含糊不清,單側面部或手腳變得無力、麻木,可能是中風了
  2. 昏沉無力,渾身不太對勁,伴隨著意識混亂、過度嗜睡或個性轉變等症狀的頭痛,可能表示你的大腦正因為感染、腫瘤或出血,承受著龐大壓力
  3. 發燒且頸部疼痛,腦部感染,即所謂的腦膜炎(meningitis),會造成高燒、頭痛和頸部僵硬及疼痛。有些人會變得對強光敏感。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抗生素治療,腦膜炎會導致癲癇、昏迷和死亡。
  4. 頭痛來得又急又猛,短短幾分鐘之內,頭痛的疼痛感就從零分進展到十分,這是所謂雷擊頭痛(thunderclap headache)。這類頭痛通常是腦部出現嚴重且發展快速的問題之徵兆,如腦出血。你應該趕快去急診室進行緊急的腦部掃描。
  5. 重重地撞到頭,頭部受傷時,頭痛加劇可能是腦震盪或腦出血。
  6. 健身時頭痛,很有可能是頭部或頸部的血管因為你拼命的使力而爆破
  7. 單眼或雙眼的視力變差:很多疾病都會導致頭痛和視力模糊,而且這類疾病幾乎都需要緊急處理。腦部周邊的壓力增加,可能會擠壓到連結眼睛的神經,導致視力模糊。供給眼睛和顱部血液的動脈一旦阻塞,就會造成視力模糊、頭痛、頭皮壓痛(即梳頭會痛)以及咀嚼後下顎疲累等症狀。

而半夜、清晨,甚至延續到早上的頭痛,又需要特別的注意。因為這時候的頭痛,很可能是因為「腦壓過高」引起的,腦部在晚間姿勢平躺時,因重力的關係,腦壓會升高,一般來說身體會自動調節,但如果腦裡面有病變,無法調節腦壓,像是腦出血、腦水腫、腦脊髓液不平衡等問題造成,可能會造成腦部嚴重損傷,甚至死亡。腦瘤的疼痛就很常在晚上或是清晨的時候發生,但通常會伴隨噁心嘔吐等典型的腦瘤症狀,要特別小心注意。

早上會頭痛的原因,有可能是睡眠時呼吸變慢,二氧化碳累積造成血管過度擴張,而許多神經疼痛纖維分布在血管外圍,所以血管擴張就會感覺頭痛,但所以活動一陣子之後就會慢慢改善。但正常來說,一般人不太會因為睡覺時的二氧化碳濃度而造成頭痛,除非睡太久、或天生呼吸道狹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或是高血壓的人,本身的血壓就過高,血管已經處在緊繃狀態,所以二氧化碳導致血管擴張的壓力一加上去,就非常容易產生頭痛。

睡太久會頭痛,睡不飽、失眠,也是頭痛的一個大宗來源。真正的疲勞不只是身體的疲勞,而是大腦疲勞,消除腦疲勞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睡眠,人們處在深層睡眠階段時,大腦會開始清除腦中堆積的廢物,全身肌肉處於放鬆狀態,如果睡眠品質差或睡得少,就會導致腦部廢物累積、成為累積疲勞的原因,放著腦疲勞不管,就會變成萬病根源。慢慢開始全身三大系統都會開始出問題: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我們可以想見的各種疾病都會接踵而來:腸炎、過敏、癌症、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失眠、更年期障礙及憂鬱症、失智等。

頭痛、睡眠、疲勞是三角關係,頭痛、眼睛疲勞、一直感覺要感冒了,都是大腦發出的警告訊號。

止痛藥有效嗎?會不會傷身?

服用止痛藥是不少人頭痛發作時的首選應對方法,一般的原發性頭痛如果經服用止痛藥後,痛楚就得到舒緩的話,大都只屬於暫時性發作,可以稍作觀察而不用求醫治療。可以選用含有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藥,亦是最常見用作緩解頭痛的藥用成分。雖然有些人擔心經常服用止痛藥,會對肝臟及腎臟造成負擔,甚至影響功能運作,只要不擅自增加止痛藥的劑量,遵照指示服用的話,是不會引致副作用的。另外,常有疑慮服用太多止痛藥會導致抗藥性,藥效會隨著服用的次數減少,其實服用止痛藥並不會導致抗藥性,只要依照醫囑指示服用,不要胡亂服用過量的止痛藥,就不會減少藥效,而且有研究指出,在頭痛初發時服用止痛藥,可以大大減少頭痛惡化機會及頭痛的時間。

但找出自己頭痛的原因,才能根本解決,大部份人的頭痛都屬於緊張型,因為壓力、疲勞、睡眠問題、肌肉痠痛、眼睛疲勞等所引發。最好的方法還是從伸展放鬆、改善循環、靜心轉念三方面著手。

以下是6個紓緩頭痛的好方法

  1. 轉頭繞肩:坐穩、兩腳踩地,慢慢吸氣吐氣,旋轉頭部,逆時針順時針各21下。向下時下巴儘量貼近脖子。再配合眼周肌肉的放鬆,手握拳,利用指節刮眉棱骨、眉頭、眼尾、眼眶外下方顴骨也刮一刮。最後是肩部的舒展,往前往後繞肩也都是做21下。3~5分鐘,緩解頭痛效果非常好,比吃止痛藥要等半小時還快。
  2. 拉提耳朵:耳輪、耳垂、耳尖充分拉一拉、捏一捏、上提外展。當頭面部血流不暢,我們的一雙耳朵,即是促進循環最有效的開關。
  3. 按止痛穴:頭頂正中央的「百會穴」、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凹陷中的「風池穴」、大家所熟知的「太陽穴」,以及腳踝外側與阿基里斯腱之間凹陷的「崑崙穴」。這幾個萬用穴,不管是血液循環不良、肌肉緊繃、精神緊張所造成的頭痛,都有一定的止痛效果。
  4. 梳頭:督脈、膀胱經、膽經、胃經皆通過頭部,把它們顧好,不只可以預防頭痛,還能全身性消除疲勞、幫助入睡以及睡得更深。
  5. 睡剛剛好,深層睡眠:最好的睡覺時間是半夜23:00~凌晨1:00,因為生長激素在這時間分泌得最多,成人體內也會分泌生長激素,有助消除疲勞,此外,腦脊髓液會在睡覺時發揮清洗作用,將腦疲勞因子「ß類澱粉蛋白質」沖掉,所以睡眠是消除腦疲勞的最佳良藥。
  6. 補充營養:以下食物當中的營養成分,具有減緩疼痛的功效,可說是最天然的止痛劑,燕麥:富含維生素B1、B6、B12,能夠提升人體腎上腺素與血清素的利用,減緩腦神經對痛覺的反應。莓果櫻桃類:研究發現莓果類中的熱休克蛋白能干擾人體慢性發炎的酵素活性、阻斷發炎,達到與阿斯匹靈雷同的止痛效果。魚油:含有Omega-3,可以抑制身體的發炎反應,並促進頭部的血液循環,平衡腦血管的血流量,舒緩偏頭痛的不適。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